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深山“愚公”4年修通出山路—记安徽毛河村党员王家顺
市场动态

深山“愚公”4年修通出山路—记安徽毛河村党员王家顺

来源: 六安新闻网 作者: 日期: 2012/2/17 13:51:15
在大别山深处的一个偏僻山村,一条十公里长的公路修通了,村民组长、党员王家顺费尽心血,自掏腰包15万余元,4年间花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却无怨无悔。为纪念他的义举,金寨县燕子河镇党委命名这条路为“家顺公路”。去年,王家顺的事迹被评为安徽省三月份精神文明建设十佳事迹……

深山“愚公”4年修通出山路—记安徽毛河村党员王家顺

深山“愚公”4年修通出山路—记安徽毛河村党员王家顺

中国园林网2月17日消息:在大别山深处的一个偏僻山村,一条十公里长的公路修通了,村民组长、党员王家顺费尽心血,自掏腰包15万余元,4年间花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却无怨无悔。为纪念他的义举,金寨县燕子河镇党委命名这条路为“家顺公路”。去年,王家顺的事迹被评为安徽省三月份精神文明建设十佳事迹。

外地姑娘不愿嫁进山

王家顺今年年近花甲,家住金寨县燕子河镇毛河村大坳组,从1973年开始,陆陆续续担任了31年的村民组长。

大坳村民组地处平均海拔984米的深山区,正因为山高气候寒冷,自古就以“六月冻死鸡”而远近闻名。全组有30户人家,人口150人。长期以来,一条十几公里的羊肠小道与外界连接,是村民外出赶集、学生上学的唯一“交通要道”。正因为没有公路,山里的木材、毛竹变不出钱来,高山上种植的高山菜、天麻等农林产品卖不出好价钱。

村民们算了一笔账:从大坳村民组扛毛竹下山,每天只能扛两根,能卖20元,而工资就要50元,简直是“屁股大似头”,所以大片的木材和毛竹一般没有人扛到山下卖,小贩子也很少进山收农副产品。

村民余大金的儿子从外地带女友回家,从毛河就将高跟鞋换成劳保鞋,走了大半天才到家,姑娘住了两晚上,二话没说两人就吹了。

孩子上学更是难事,每天要家长接送,天不亮就要动身,放学后最快到天黑才到家。所以修路一直是全组人最为盼望的事。

村民挖苦要讨三年饭

身为大坳组村民组长,王家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05年冬,他召集村民商量起修路的事。大家七嘴八舌,都觉得路要修,钱难办。有的说过几年等有钱了再考虑,有的说等政府拨款再修。王家顺当时开导说:“要是等到我们有钱了再考虑,猴年马月也修不通路,这么多的小伙子难道还要带不回媳妇。政府要考虑的地方多,如果目前不拨款,难道我们永远不通路?只有像愚公那样先移山。”

经过几次讨论,大伙统一了意见:不等不靠,自己动手,抖尽家底也要把公路修通。路不通,誓不罢休!

王家顺心里明白,要修路,自己不带头是修不成的,于是在工程量分摊上,他承担了路段最险、工程量最大的工程。因为每户负责一段路,各户的资金各自解决,王家顺把家里的箱子底翻过来仅仅凑了不到2万元。

这时候,少数村民看王家顺的笑话,挖苦他说:“王家顺要是不讨三年饭,就别想把这段路修成。”王家顺暗自下决心,不吃馒头争口气,他想出不是办法的办法:一是过年不杀年猪,把耕牛和山羊也卖了;二是动员儿子儿媳继续外出打工,攥一部分钱寄回来;三是申请一部分贷款。

2006年春节刚过,王家顺就到山外购置钢钎、大锤等工具,第一个开工,居民组的村民在他的带动下,也纷纷行动,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集资,老人、妇女在家修路。这条路,全长13公里,土石方7.6万方,从公路接头处海拔380米到最高点910米。走势蜿蜒、陡峭,其中有1/3的工程是悬崖峭壁,而且开始时没有机械施工,全靠手工开山炸石,人工搬运。王家顺每天早晨六点钟准时上工,凿石、放炮、挖山、平土,每道工序他都付出辛勤的汗水。

2007年冬天,一场罕见的冰冻雪灾致使山民一个月不能出门,大部分人在家烤火,王家顺从齐腰深的雪地里铲出一条路,冒着严寒在冰雪中继续劳作。2009年夏天,酷暑难挡,王家顺就光着膀子干。后来请来了挖掘机施工,白天他跟着机械干活,晚上看守机械,连续一个多月睡在野外,任凭蚊虫叮咬。

家人埋怨难阻“愚公志”

几年来,为修路,王家顺饱尝了辛酸苦辣。八旬老母常年卧床不起,妻子余贵荣除了端茶送饭、每天数次清洗老人的脏衣服外,为不耽误王家顺修路往返时间,每天中午和傍晚还两次送饭到3公里以外的工地。一天,老母亲睡在床上叫王家顺的乳名:“安子,生儿子为了养老送终,我都快不行了,你还天天修路,也不回来看我一眼。”王家顺听到这话当时泪水就往外一涌,一句话也没说,老人直到去世也没有听到儿子讲修路的道理。

2008年10月,王家顺的儿子与媳妇闹别扭,媳妇打电话回来埋怨公公王家顺:“修路也不是我们一家的事,不修路难道我们一家不能生活?我们两人在外打工,每月的工资加起来才4000元,几年的工资全都花在路上了,没有钱就别干了,我们只负责供你养老,自己也要生活,别再指望我们寄钱了。”说完就挂了电话。王家顺又多次打电话,耐心地劝他们说:“你们虽然现在在外,终究还要回来的,不趁我们这一辈修通出山的路,还能等儿孙一辈再受不通公路的苦?”听了王家顺的一番话,儿子儿媳终于想通了。

2008年冬,修路工人催要工资,在毛河村部,王家顺的妻子要与他离婚,她痛哭流涕地说:“再这样下去,家底全空了,生活也没法过了。”王家顺当时心也碎了,泪也流了,第一次打起了“退堂鼓”。当晚回去后,妻子看到他的情绪,主动跟他说:“家顺,气归气,路还要修。前面花了那么多钱,本来别人就挖苦你修不成路,如果现在停下来,路没通,那不是正好让别人笑话么?”妻子的话,又燃起了王家顺激情的火,路一定要修通。

“愚公移山”修通出山路

那几年,国家对爆破器材管理严格,王家顺自己申办了爆破使用证,时常奔波于县城有关单位,从化建公司到公安局到炸药仓库,有时一天往返几趟,每次去县城,王家顺总是自带干粮充饥,从未舍得下一次饭店。

这条路修了4年,仅王家顺一家就付出了器材款和机械施工工资20多万元。王家顺也算了一下,4年来,他家共卖掉了3头年猪,2头耕牛,20多只山羊,儿子儿媳省吃俭用共寄回在外打工工资8万元,然后还欠外债5万元。

在王家顺的带动下,大坳组全组在家的男女劳力全部上阵,年轻人在外打工的钱也纷纷寄回,最多的每月寄回3000元。

经过全组村民的艰苦努力,2009年底,全长13公里的一条简易盘山公路,硬是在悬崖峭壁上凿出,终于与进山水泥路接通。

每当一车车木竹拉出深山时,每当商贩来收购高价的高山菜时,每当村民骑着摩托车不慌不忙地接送孩子上学时,村民们都不禁树起大拇指:“这都得感谢我们的深山愚公王家顺哪!”

金寨县燕子河镇为表彰王家顺的先进事迹,解决他的后顾之忧,积极为这条组级公路编报了项目,同时为纪念王家顺同志的义举,将“老大(老院至大坳)”公路命名为“家顺公路”。2010年,王家顺的事迹被评选为安徽省三月份精神文明建设十佳事迹。 

(来源:六安新闻网)

编辑:郁金香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