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7月4日消息:在和县石杨镇高滕行政村境内,馒头山和掉尖山之间的十里山坳中,藏有一棵功能奇特的古树,能告知天气征候,人称“气象树”。1996年10月29日,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专门对海外作了报道,引起世人的关注。
这棵大树树龄已超过400岁。据县志记载,明末有个叫源远的和尚曾游观此树,并作诗记之,其中一联曰:“幽岩说有无名树,不肯遗名与世间”。昔日它是土地庙前的风水树,当地农民称它“朴树”,林业部门认定它是“小叶榆”。树高约10米,主干粗矮,树围3米多,树冠四展如伞,覆盖面积100多平方米,虽饱经沧桑,依然枝繁叶茂。
当地老百姓和气象部门曾对这棵树作过系统观察和记载。人们根据此树每年发芽的时间早迟和树叶的疏密程度,可以推断当年年景:如果与其他朴树一样,按时令在“谷雨”前发芽,且树叶有疏有密,则当年基本上风调雨顺,有灾也不大;如果在“谷雨”前发芽,且芽多叶茂,当年将雨多水大,易成涝灾;若推迟发芽,且叶少,则当年将有旱灾,发芽越迟,旱灾越重。如1934年大旱,此树迟至农历六月才发芽。1954年大水,此树发芽又早又多。1978年,人们观察到此树过了端午节才迟迟发芽,料定当年可能有旱情,尽管当时山塘、水库里已存水不少,当地农民还是积极做好抗旱准备,后来果然出现干旱,但损失不大。因此,当地农民迷信这棵古树,尊称它为“神树”。树的枝条常常垂下来拖到田里,农民犁田时,宁愿赶着牛、弯着腰从树枝下钻来钻去,也舍不得伤其一枝半叶。
1982年,和县科协配合北京气象杂志社、上海气象台、南京大学及我省气象、植物、林业、土壤、水利、地质等有关单位的专家、教授,对此树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学术研讨。大家认为,自然界有些植物的变化对研究气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此树的特殊功能,有进一步考察、研究的必要。今天,随着科学的发展,当地农民早已不依赖、也不完全相信“气象树”来预报气象了,但它的古老沧桑、卓然风采及美妙的故事,仍吸引着众多游人。
推荐阅读:
(来源:巢湖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