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2月11日消息:庐江县同大镇新渡村农民董先荣种植20亩苗木花卉,每年出售一批成苗,接着培植一批幼苗,年收入8-10万元;家里盖了两层楼房,孩子分别在合肥、庐江县买了商品房。谈及种树育花经验时,董先荣十分得意地说:“种树育苗,科技当家”。
在同大镇,像董先荣这样的人还大有人在。
25年前,同大镇农民种植苗木,以当地一般品种为主,集中在该镇新渡村,当时全村300余亩水杉苗虽初具规模,但从外地购幼苗进行二次培育,育苗成本较高。为降低育苗成本,当地农民在林业专家指导下,反复进行水杉苗枝条扦插试验,终于使水杉成活率达到95%以上,水杉苗基地面积迅速发展到600余亩,种植户以自有苗木的优势占领周边市场,实现了苗木产业化一级跳。
2000年,该镇抓住农业综合开发机遇,大力发展速生杨。两年间,全镇速生杨种植面积激增,速生杨销售遍及省内,远销苏浙,实现了苗木转型二级跳。
自2003年起,面对水杉、速生杨市场饱和的现状,该镇农民把种植重点放在城市需求量大、适合环保需要的名贵、常绿品型,育苗面积增加到2150亩,仅每棵20×200厘米的香樟售价达到1200元,等于种3亩田水稻的收入。今年以来,该镇外销速生杨和水杉80万株,桂花、香樟等名贵常绿型苗木达17万多棵,全镇种植户累计收入达460多万元,迎来了苗木换代三级跳的好年景。
城市森林+湖区公园“四大工程”增苗木2.5万株
天津:过“两节”引进新奇花卉品种
农林类招聘会不冷反热 薪资底线要求每月2000
郑州:为省移植费 断了22棵树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