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3月8日消息:昨天,7位国内专家在实地考察了合肥大蜀山森林公园后,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以“森林浴”模式建公园
上海园林建设公司总经理赵信林:目前,在欧美出现一股“森林浴”热,把森林浴作为自然健康法。森林浴就是在森林里舒舒服服地过上一天。合肥大蜀山森林公园可以以此为模式,进行建设。
在树木的选择上,合肥应该以乡土树种为主,不要盲目引进外来树种。
“乱栽”但不能“栽乱”
南京林业大学博导汤庚国:合肥拿出5000多亩地进行公园绿化,很不容易。在树木栽种方式上,我赞同“乱栽”,但不能“栽乱”。
乱栽,是根据现有地带森林植被、自然景观,寻找规律。如何和老蜀山衔接,有哪些群落,以哪些树种为主,都要考虑进来。
合肥环城公园世界出名,可以和美国纽约中央公园相提并论,在大蜀山森林公园建设中,要吸取环城公园的经验,加以借鉴和利用。
以生态保护为第一要素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毛培琳:不要把公园与生态保护对立起来,森林公园建设应该以生态保护为第一要素。
在大蜀山森林公园建设中,不仅要关注树木的生态群落,水也是生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公园要将动物等生态保护考虑进来。
强化旅游服务设施功能
北京旅游学院教授范业正:公园建设有两个亮点,一个是滨水环境的营造,另一个特色是自然生态化,景区生态化,营造自然生态环境的氛围。
在此基础上,强化旅游功能和配套设施,如厕所、停车场、森林烧烤、游人码头、茶社等。这些项目要人性化设计和安排。
可考虑多种旅游形式
省旅游局巡视员吴浩:合肥市政府放弃80多亿元的商业收益,投入巨资将大蜀山西面这片5000亩的“黄金地块”用于建森林公园,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既然建森林公园,这块生态宝地就要建成国内一流甚至是独一无二的,这一点在规划时就要充分考虑好。
大蜀山森林公园应兼顾休闲和旅游的属性,才能更好地利用它的生态功能。近年来国外非常流行的“自行车旅游”方式可以为公园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现在全国不少城市都拥有森林公园,但截至目前,还没有一个城市拥有专门以“自行车旅游”、“徒步旅游”为主要功能的森林公园。
在建设中,可与周边紫蓬山、董铺水库等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自行车游线。5公里一个小圈,10公里一个大圈。游步道不能太宽,路面建宽不利于植物繁衍生长。不仅是自行车、徒步,将来还可以骑马,短的20分钟一圈,长的可骑一天。
新闻链接
规划中的大蜀山森林公园,东起大蜀山西侧,南接望江西路,西跨312国道,北至长江西路,面积约5400亩。公园建设分两期进行,一期1800亩为启动区,目前已经完成。二期建设现在启动,到6月底前完成。今年年底前,公园建设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