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城市荒地”重新焕发勃勃生机和活力,并成为城市发展新亮点,服务人民。在淮南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今年3月26日,全国最大资源枯竭矿区“泉大”环境修复在淮南市破土开工。该项目总投入100亿元,一期工程15.6平方公里,2010年基本完成,25万居民直接受惠。面积之大、投入之巨、历时之长,开全国矿业城市先河。规划中的“泉大”生态工程项目以山水林居为特征,植被覆盖率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景观多样、生态系统稳定的生态区。
修复前
修复后,这里一片青山绿水
于1982年报废的大通矿,解放后,累计出煤2021万吨。多年来,大量的煤炭开采,造成大通矿地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城市地表塌陷,很多已经废弃的报废矿井、采煤塌陷区、采石厂等,地表凸凹不平、尘土飞扬、坑凹土堆遍地,满目荒凉。而如今记者走进这块土地,只看到青山葱翠、绿草茵茵,小鸟欢畅,三两行人在此游玩。如果不知道,还以为走进了一个旅游景区,或者一个街头广场。在这里,记者遇到家住淮南田家庵区绿映村的刘家琼一家三口,牵着小狗到这里散步。说起这片地区的变化,刘家琼感慨万千:以前这里晴天一身黑,雨天一身泥,很少有人会到这边来,而今年三月份,淮南矿业集团进行环境修复,种植草坪、栽植树木、修建设施,这里的环境变美了,每天下午我们的都过来散步。
记者了解到,大通矿区环境修复区只是整个泉大资源枯竭矿区修复工程的一个很小的缩影,在今后的几年中,还会有更多的生态修复工程兴建,例如老龙眼、洞山井等生态区整治改造。
昔日的荒霾没有了,大片的绿荫将拔地而起,城市“荒地”变成“山、水、林、居”的城市生态区,这也为淮南打造绿色城市,冲刺国家园林城市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