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安徽:呵护环境共守碧水蓝天 绿色发展托起“美丽安徽”
市场动态

安徽:呵护环境共守碧水蓝天 绿色发展托起“美丽安徽”

来源: 中安在线 作者:夏胜为 日期: 2013/5/27 10:23:50
《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实施综合治理,构建安全稳定的环境保障体系,开展重污染河流综合整治,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推进农业污染防治,实施城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监测与控制......

重点防控火电厂、水泥厂和机动车,打组合拳治理PM2.5

净化空气为城市装“滤清器”

经历年初罕见雾霾天气,人们谈“PM2.5”色变。日前,马鞍山市在全省率先出台雾霾天气应急预案,当空气严重污染时,将启动三级响应,采取限行公车、禁止露天烧烤、重点排污单位限产限排等八项强制措施以减轻污染。

合肥等省内多个城市也正结合实际制定应急预案,面对雾霾横行、PM2.5飙高不再束手无策。然而,应急是底线之举,环保部门正逐步建立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体系,为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继合肥之后,芜湖、马鞍山将在今年年底前正式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届时,我省将有三座城市实时发布PM2.5数据。按照环保部部署,2015年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均按照新标准监测和评价。此外,省环保厅已在合肥建成全省首座超级灰霾监测站,预计5月底试运行,将能“透析”空气中PM2.5成分,找出污染“元凶”,并实现监测预警。

测得准、报得出,不过是大气污染防治的前奏,通过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生产方式、改变生活和消费模式,从源头上减少PM2.5排放,并完善联防联控机制是治污之道。 2012年以来,我省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作为重点防控污染物,锁定火电厂、水泥厂和机动车“两厂一车”,逐步建立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评估的区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对火电水泥行业制定了严格的减排和限产措施,支持发电企业加快脱硝减排工程建设,打“组合拳”力擒PM2.5主要“元凶”。

在城市,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主因,我省各市均出台了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相当于28辆合格汽车排放量的“黄标车”,被各市“喊打”,2012年全省共淘汰老旧机动车45万辆。目前,阜阳、池州、芜湖等九市已实施区域限行,明确“黄标车”禁行线路,今年这一举措将推广到全省设区市,由此将加速淘汰“黄标车”,从源头减少PM2.5排放。

推进空气清洁工程,实施城市PM2.5监测能力建设、烟气脱硫脱硝及酸雨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整治、工业锅炉高效除尘等项目……2016年,我省通过全面防治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建成PM2.5城市监测发布体系,空气质量将明显好转。

力推工程减排,严控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总量减排为发展铸“绿色引擎”

随着重点行业及城镇化快速增长,污染物新增量巨大,为了呵护碧水蓝天,国家与各省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严格实行问责。

主要污染物减排涉及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这些专业名词与每个人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化学需氧量、氨氮关联水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关联空气主要污染物,控制这四者总量减排,既有利于形成结构调整的倒逼机制,又能有效减少水、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这是极为迫切的民生工程。

为确保减排目标的实施,我省将重点减排工程项目和保障措施落实到“六厂(场)一车”,即城镇污水处理厂、火电厂、钢铁厂、水泥厂、造纸厂、畜禽养殖场和机动车,以工程减排为重点,狠抓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的薄弱环节,加强石化、有色、建材、焦炭等重点行业的工业锅炉、窑炉烟气二氧化硫治理等。 2012年我省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削减3.04%、3.33%、1.87%、3.95%,四项指标全部超额完成年度减排任务,今年减排目标是分别较上年削减1.1%、2%、1.1%和3.0%。我省今年确定了75座新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工程,390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治污工程、16条水泥生产线新建脱硝工程,由各市负责建设。

“确保完成减排目标任务,为经济发展腾出更多的环境容量。 ”省环保厅负责人表示。该厅将加强预警和问责,对工作进度缓慢的市实行预警,对进展缓慢的减排项目挂牌督办,对影响全省减排任务完成的地区实行限批,对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市“一票否决”。  

推荐阅读:

江西:章贡区生态建设 “绿色梦想”扬帆起航

黑龙江:杜尔伯特生态建设 让资源变成生态资本

河南:扶沟县投入资金6000多万 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将在内蒙古两苏木镇实施总投资1320万

(来源:中安在线)

编辑:橡皮树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