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月8日消息: 前日,《再见了,百年老榆树》一文,报道了阜城西关吊桥附近的百年老榆树因移栽等原因死亡的消息。文章一经见报,如何保护好城市的古树名木,成为读者热议的话题。
昨日,记者再次联系上李先生,他希望有关部门加强对古树的管护,并且人人都能爱护古树这种“活的文物”。
老榆树死了真遗憾
百年老榆树死了,的确很让人遗憾。”市民方先生长期关注阜城周边的生态环境,对古树木有着特殊的感情。看到本报刊发的报道后,他也陷入了有关这棵老榆树的回忆之中。
“在我的印象中,百年老榆树成活时已经有140多岁了。”方先生告诉记者,2009年城建部门对西城墙路进行改造,老榆树因占道而被移栽,当时,他还为移栽后的老榆树能否成活而担忧。
据方先生回忆,老榆树被移栽后,他曾到过现场查看,并拍下了一些照片。和移栽前相比,他发现老榆树的枝条全部被锯掉,只剩下几个光秃的大枝丫。“尽管当时枝条上也生发出几根新芽,但最终古树还是没能存活下来。”方先生说。
应加强对古树的管护
终于得知老榆树的最终去向,李先生非常悲伤。对此,他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强对古树的管护,并且最好人人都能爱护古树名木,让爱护古树成为一种习惯。
“这株原来生长茂盛的老榆树,是阜城唯一的一株百年白榆,可是其结局却是凄凉的。”李先生认为,老榆树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人为造成的。
李先生说,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有不少城市都将文物古迹作为重点保护对象,而古树作为“活文物”更应该加强管护。
为了保护静安区公园百年悬铃木古树群的地下环境,上海市地铁二号线选择了避让,而为保护0369号百年古银杏树,上海水上竞技中心整个场馆东移了数十米。”李先生说,在诸如此类的重大工程或古树保护中,虽因方案改变造成投资成本大幅增高,但这种热爱古树的宽广胸怀,充分体现了当地人民对古树这一不可再生资源的爱护,也体现了一个城市文明的素养。
保护古树名木不仅是城市文明的具体体现,也是城市生态建设的必然要求。”李先生希望有关部门能从这次古树之死中汲取教训,应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严谨负责地保护好阜阳为数不多的古树名木,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见证过历史变迁的古树名木。
推荐阅读:
(来源:阜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