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
新提“生态足迹”理念
合肥市林业与园林局局长梅国胜表示,这次规划中最大的亮点,应该在一些新颖的理念上,“比如生态足迹这个提法,还有森林生态体系这个部分,非常抢眼,可以有效地用来挖掘森林对城市的服务价值、文化价值、旅游等经济价值,老百姓看到的感受到的,会明显不一样。 ”
生态足迹又叫生态需求,主要是用来计算一定的人口和规模条件下,维持资源消费和废弃物所必需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
从专家分析来看,2005年至2010年,合肥市人均生态足迹的构成比例变化明显(2010年按合肥+巢湖市计算),耕地增加了近一倍,草地减少至一半,水域增加了一倍,化石能源地基本不变。 “合并后的合肥市生态足迹为1.9609公顷/人,略高于同时期的中国人均生态足迹。 ”
从2005年至2010年的近5年中,合肥市人均生态足迹呈下降趋势。专家分析得出,按区划调整后计算,2010年合肥市需要3~4个生物生产性土地来提供居民所消费的资源,说明合肥市对自然的影响已超出其生态承载力范围,这实际上是一种预警,需要尽力减少“生态赤字”。
“森林合肥”我们的生活
每个社区都有“开心农场”
“三分森林、二分湿地”,将来的合肥30%的土地将被树木覆盖,18.4%将被水面覆盖。想象一下,如果这样的森林城市建成,我们的生活会有哪些美好改变?
时令蔬果,不仅有西瓜、葡萄,还能尝到家门口的大樱桃和甜柿子;
小区内,不仅有健身器材,还可以找到生态体验区,让孩子们进行植物栽培;
农家乐,不再是钓鱼、摘菜那么“传统”,核桃、板栗、大枣这些干杂果林也可以走进采摘基地。
昨天下午的评审会上,《合肥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出炉,在总共15个章节的内容中,记者挑出点与老百姓生活、休闲息息相关的亮点,您也来瞅瞅吧。
停车没有太阳晒
在露天停车场种上高大的乔木,既能给车体遮阴,又能增加城市绿地面积,这个细节问题已被考虑进城市森林空间拓展工程上。到2015年,主城区将建设25万平米的绿阴停车场,到2020年再建设15万平米,将来保护您爱车的将是树型高大、树冠浓密,抗风、抗污染、抗高温的乔木树。
公园是最好的增绿方式,到2020年,合肥规划新建公园绿地52个,改扩建公园15个。其中2016年后,将新建蝴蝶湖公园、菱湖公园、文博园、新安江公园、琥珀名城公园、铁路公园、劳模公园和庞寨公园,扩建环城公园。
细节之处更要挖掘,规划建议:街旁绿地、小游园要因地制宜的建设,实现公园绿地500米的服务半径;结合旧城改造和拆违置换绿化用地;屋顶绿化2020年的面积将达125万平米,垂直绿化则要出现在墙体、道路护栏、立交和高架桥等一切适宜的地方;新建、扩建道路要留足分车绿带。
160处采摘基地
旅游、观光、采摘、休闲度假,这些全部可在观光采摘基地中“搞定”,根据规划,合肥各县区将建立160处,每年观光采摘、休闲建设、民俗文化展示等活动可达50次以上。
不仅可选择的场地多,采摘品种也更丰富:葡萄、苹果、桃子都OUT了,樱桃、蓝莓、树莓、桑葚、板栗、锥栗这些稀罕物都能摘到。
规划建议,不妨发展经济林,不仅让农民创收,也能让市民乐活。比如,应时鲜果基地,可在环巢湖景观生态林区发展7150公顷,选栽大樱桃、甜柿、无花果等,包河区可以重点发展蓝莓等盆栽果树;再比如,银杏、紫玉兰等百姓喜爱的药用经济林,规划新增2292公顷,香椿、薄壳山核桃之类的特种经济林还能满足市民的美食需求。
与百姓生活贴近的都市现代农业更趋多元:体验农业、会展农业、园区农业将走特色发展之路;市民的游玩选择也多了:民俗生态园、农事体验园、垂钓渔家乐、科普教育园等等。
珍稀花卉看个够
苗木不再只有香樟、广玉兰了,看花卉也不只是去裕丰花市了。规划说,除了建设肥西县三岗绿化苗木区、肥东众兴水库休闲苗木示范区、环巢湖苗木生产发展区外,在环董铺、大房郢水库地区的基地内,市民可以看到高档的盆花、盆景和花坛花卉。
大江南北城市绿化雷同?咱们合肥就发展多样性的植物景观。专家们给出了可重点培育的潜力树种——
常绿乔木类有紫楠、金叶雪松,落叶乔木类共推荐了38种,有:红花七叶树、合肥椴、杂交鹅掌楸、巨紫荆、郁香野茉莉等;灌木类则有胡颓子、牛奶子、乌饭树、糯米条、鸡麻等。
荷花湿地现滨湖
环巢湖有12条河流水系,湿地公园的建设将成链条状。
南淝河中央湿地公园,将成为新区人民的后花园,兼具观赏性和可游性;三河百塘源水箱文化综合体中设有观鸟基地和湿地生态旅游基地;兆河口湿地保护区将呈现万亩荷花湿地;柘皋河湿地公园要营建净水、休憩、科普于一体的湿地森林景观和巢湖市民的水景花园;派河口湿地保护区将退耕还湿,开展净化农业用水的科研项目。
小区可以种菜玩
在小区领养树木、为孩子开辟一片开心农场,这样的生活不用等太久。根据规划,到2020年合肥将建设120个绿色社区。
社区内可以进行生态科普,以机关单位、军营、学校和居住型社区为重点区域,开展各种有趣的生态文化讲座、植物挂牌和树木领养等实践活动。
社区内还有公共生态文化体验空间,同时按照社区居民的数量比例需求,专门设置儿童进行植物种植活动的自然生活体验区,以及适宜社区居民开展群体文化娱乐活动的林阴花香游憩区。并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社区公园。
在市区内通过形式多样的载体平台建设和宣传活动,开展以绿色出行、绿色购物、垃圾分类等绿色消费行为为主导内容的文化活动,引导低碳生活。
森林理疗在合肥
理疗这个时髦的生活方式,也可依托森林为市民提供保健。银屏山风景区、岱山湖风景区和冶父山风景区,将成为合肥三大森林理疗保健基地,这些密林中具有的植物精气、负氧离子以及景观魅力,对高血压、心脏病、偏头痛、焦虑症等疾病都有间接治疗作用。别以为这是广告词,合肥有望成为华东地区独具森林特色的理疗保健基地可是实实在在的。
健步、登山、自行车、攀岩、溪谷漂流等山地运动也将有更多可玩的地儿,合肥规划建设迂回于山地森林间的运动路线,建设地点包括:环城公园健身系统、大蜀山森林公园、南淝河绿道、繁华大道—紫蓬山风景区绿道,环湖路绿道,总计绿道长度约500公里。
推荐阅读:
(来源:安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