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林改 激发林业发展合力
林改,安庆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
1983年12月,岳西县委书记王道成给当时中共中央领导人写信,提出“两山”(自留山、责任山)并“一山”改为“自营山”,山场经营权、林木所有权、采伐权全部下放到农户,实行自主经营,自由出售林木及林产品。
中央领导批示对山区问题进行研究。
岳西县立即组织519人的工作队,历经2个月,共划定自营山13.34万公顷,占该县集体林面积85%以上。
然而,由于当时林业政策不稳定,分山到户后形成了“一山多主,一主多山”的局面,导致管护困难,乱砍滥伐严重,大伤了当地林业的元气。
2008年,改革的春风再度吹拂宜城大地。
安庆市根据中央和安徽省《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针对林业“三定”和“三定”后“两山并一山”造成的山林经营体制混乱以及林业产权不明晰、经营主体不落实、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在全市153个乡(镇)、1495个村、33559村民组(社居委)、1029178个农户,开展以明晰林业产权为核心、农民得实惠、生态受保护为目标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明确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为改革成果的取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月19日,朱读稳亲自率领林业、农业、环保、旅游、扶贫和金融办等部门的负责同志深入安庆林业重点县岳西县调研深化集体林改的工作。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安庆集体林改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
全市参与分配的集体山林56.80万公顷,占全市林业用地面积95.09%;完成勘界面积56.69万公顷,占集体林面积99.81%;发放林权证58.99万户,占参与林改总户数57.32%;发证面积55.83万公顷,占集体林面积的98.30%。
集体林改大大激发了林业的发展活力。
怀宁县“十一五”期间吸纳社会林业投资10多亿元,2011年全县林下经济总产值达1.3亿元,“把山当田耕,把树当菜种”已成为怀宁农民的新追求。
绿色引领 夯实现代林业发展之基
绿色,人类文明的象征。
绿色,安庆决战未来的重要砝码。
兴林播绿,已经深深植根于安庆人民的心中。
“十一五”以来,安庆市始终围绕生态市建设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实施林业重点工程为抓手、以加快科技进步为支撑、以推进林权制度改革为动力,不断加大营造林和森林资源保护力度,森林资源始终保持着“长”大于“消”的良性循环。
截至2009年底,全市林业用地面积901万亩,其中有林地837万亩,活立木蓄积242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6.5%,林木绿化率39.5%。
为了让安庆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安庆市委、市政府对绿色寄予了更高的希望:
——力争在2015年之前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申报并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力争到2015年底全市林业用地面积稳定在900万亩,有林地面积达到844.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6.8%;林木绿化率提高到40%;活立木蓄积增加到2500万立方米;生态公益林稳定在352万亩以上……
——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建设纸浆原料林基地100万亩,达到林浆纸一体化一期工程240万亩原料林基地的发展目标;
——力争到2015年发展油茶基地50万亩,油茶深加工企业10个,年产油茶籽5万吨,年产值达到5亿元的目标;
——力争到2015年茶叶种植面积35万亩,年产量达到5000吨,年产值达到10亿元。
……
站在绿色风景之外,看到的是诗意和美丽;走进绿色风景之中,才会深深体味到安庆人民对绿色的执著追求!生命的绿色,在长江之滨舞出了一个美丽和谐的生态之城。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