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安徽省17种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 自然保护区将增量
市场动态

安徽省17种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 自然保护区将增量

来源: 安徽商报 作者:刘媛媛 日期: 2012/5/23 11:13:19
安徽由于受最近几十年来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不断遭到破坏、环境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江湖隔绝、生物资源过度利用、生物入侵等影响,很多原来在安徽有分布的物种已经绝迹。为了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截至目前,全省已建市级以上自然保护区38处,未来,全省自然保护区还将继续扩容增量。

中国园林网5月23日消息:380.42万公顷森林,291.9万公顷湿地,孕育了我省极其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记者从省林业厅了解到,我省共有兽类98种,鸟类362种,昆虫6000种。被子植物3320种,裸子植物72种。

野生动植物资源在我省的分布“南北有别”,野生动物种类北部以古北界为主,南部以东洋界种类为主,两栖爬行类南北种数比为5:2,兽类为3:2,总体以东洋界为主,南多北少。

野生银杏已经绝迹

安徽省自然保护管理站站长顾长明告诉记者,我省生物种类丰富,金钱松属、永瓣藤属、都支杜鹃、扬子鳄、黒麂等都是我省特有的物种。

珍稀、濒危物种也较多,全省现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6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5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1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70种。由于受最近几十年来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不断遭到破坏、环境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江湖隔绝、生物资源过度利用、生物入侵等影响,很多原来在安徽有分布的物种已经绝迹。

尽管银杏在不少城市道路两旁被广泛栽种,但野生银杏已经在我省绝迹。杜仲、朱鹮、丹顶鹤等也不见踪影。红毛椿、长序榆、大鲵、沼蛙、虎纹蛙、眼斑水龟、野生扬子鳄、喜鹊等17种野生动植物也数量锐减、濒临灭绝。

原先在我省长江流域生活的白鳍豚此前被林业专家判断功能性灭绝,江豚在我省之前的调查中也仅发现千余头,同样濒临灭绝。

自然保护区将增量

为了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截至目前,全省已建市级以上自然保护区38处。初步建立分布于江淮两岸、大别山区、皖南山区的自然保护区网络。有效保护全省70%~80%的野生生物物种,以及许多极为重要的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森林生态和湿地生态系统,全省48.1%的天然湿地得到较有效的保护。

未来,我省自然保护区还将继续扩容增量。顾长明表示,到2015年,各类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要达到78.52万公顷,占省国土面积5.65%左右。

推荐阅读:

濒危植物珙桐回归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滁州林业部全力推进滁河流域水杉生态林网保护区建设

湖北宜昌老岭自然保护区绿色杏花引起专家注意

东调查湿地资源 已建立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17处

(来源:安徽商报)

编辑:菩提树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