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5月10日消息:记者日前从安徽省财政厅获悉,安徽省各级财政着力支持林业改革和发展,2006—2011年,省级以上财政专项累计投入林业改革发展资金79.3亿元,促进了森林资源持续增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林农收入稳步增加。
2006年以来,安徽省省级财政在原仅安排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先后设立优质林木种培育繁育推广与示范、森林防火、生物防火林带、生物质能源林基地、油茶产业发展、竹林增产增效、杨树产业发展等项资金,加大对林业的投入。2011年,省级以上财政专项对林业的投入从2006年的9.9亿元增加到15.9亿元,增长60.6%。
2001年,安徽省作为全国10个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试点省之一,由中央财政支持6000万元,开始对1200万亩国家级公益林进行补偿。从2010年起,每年落实2.4亿元对国家级公益林和省级公益林实行补偿全覆盖。
安徽省不断争取中央资金,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该省先后争取中央、省财政安排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经费7918万元,对全面启动开展林改工作的县(市、区)按林地面积给予补助;为林业生产经营者“减负”轻装上阵,将育林基金征收标准降至10%以下,省财政连续两年累计安排1.13亿元,用于弥补基层林业部门行政事业经费不足;支持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从2012年起设立专项资金并安排500万元,扶持农民林业专项合作发展。
安徽省还利用财政贴息加大对林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发展林业产业化。去年该省落实林业贷款规模23.43亿元,撬动各种社会资本特别是龙头企业120亿元投入到林业建设。
据全国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安徽省现有林业用地面积6648万亩,森林覆盖率27.53%,比“十五”末净增1.47个百分点。全省已有5291万亩集体林地使用权分到农户,发放林权证240万本,集体山林到户率达89%,居全国前列。全省林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229.3亿元提高到2011年1171.8亿元,增加942.5亿元。全省农民从林改中获得的直接经济效益达650亿元,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15万个,农民来自林业的收入稳步提高,部分地方达到50%以上。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财经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