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安徽:兰市兴风作浪是投机者 最高炒至千万天价
市场动态

安徽:兰市兴风作浪是投机者 最高炒至千万天价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日期: 2007-5-22 10:18:12
    中国园林网5月22日消息:戴源道的家在安徽六安,那是大别山下的一个小城市。近年,这个寂寥的小城伴随着兰花价格的上涨逐渐被世人所熟悉。起先一毛钱一朵的兰花,如今被投资者炒作到1盆120万元的天价。

    房热、普洱热、股市热后,如今又轮到兰花热了。

    当和戴源道同时代的兰农变身亿万富翁的时候,六安的兰花炒作几近疯狂,一夜暴富的梦想开始笼罩这个小城。

    不过,六安人只是整个兰花产业链的最低端,除了提供原生的野生兰资源,他们别无优势,但他们付出的代价却异常沉重。因为疯狂盗挖,昔日遍地的兰香消失了,野生自然兰花群落也濒临灭绝。

    六安只不过是中国兰市火爆的一个缩影:兰花商肆意收购,导致野生兰花遭疯狂盗挖,当资源临近枯竭时,出于长久利益考虑,投机商才不得不呼吁严格保护。

    戴源道的名片上印有许多头衔:中国兰花协会理事,六安兰花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笛子学会理事。不过,随着大别山野生兰花资源遭盗采后的枯竭局面,这个自称是六安兰市的“启蒙者”已很少上山。戴源道养兰的历史与中国兰花事业同步,他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兰市最早的见证者之一。

    戴把家安在一个建于多年前的平房。房子简陋得有点寒酸,他的兰园就在卧室楼顶的平台上,尽管不大,却是百盆珍贵的大别山野生兰的栖身之所。“再过些年,大别山的野生兰一旦灭绝,这就是它们的根了”。

    现年51岁的戴源道的兰花之旅始于1989年,他是六安地区公认的最早的一批养兰人。早年在苏州当兵的时候就接触过兰花,1988年,广州召开的国内第一届兰花博览会吸引了他,“广州已经传出了一盆兰花几万元的天价”,而那时国内兰市正在萌芽。

    早期挖兰遭农民耻笑

    戴源道知道,那时的兰花在日本和韩国已经火热,“在二十世纪70年代,兰花为日本、韩国创造了巨大的财富,80年代,又让台湾财源滚滚,据说在日本,一盆珍贵兰花能换一座摩天大楼”。不过,如今的兰花市场竟然像多年前的韩国、日本一样火爆,这多少让戴有些始料不及。

    “六安当时与我一起养兰的人有30多人”,戴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不过留下来的已不足三分之一。“养兰并不像很多人说的那样都能赚钱,很多人都耗不起”。

    “上世纪90年代之前,全国还不知道大别山有兰花,更不知道兰花的经济价值。那时,山区农民一家整个冬天合穿一条棉裤,却不知道满山遍野的兰花能为他们创造利益”。

    戴记得1989年进山的时候,当地的老百姓都笑,“城里的人没事瞎折腾啥啊,到这里挖这些东西干什么?”

    戴源道独自上山挖花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我挖不动,就鼓动农民挖下来卖。”

    那个时候,六安兰花的市场十分狭窄。“人们买下来只是闻花香,普通的一毛钱一朵,好一点的我们就花20元一苗买下”。当初合作的6个人如今有两个已经成了亿万富翁,来自霍山县的陈禹就是其中一个。

    挖兰盖起两层小洋楼

    霍山人都说,陈禹身价过亿。对此,陈禹并不否认,他只是笑笑,“算上园子里的那些花,应该有这么多”。陈禹的家在霍山县黑石渡乡潭沟村,那是一个盛产兰花的地方。

    尽管和戴源道相比,陈禹的兰花之路晚了两年,但这并不妨碍他在财富路上一路狂奔。

    “1991年的时候,我正在六安农校读书,对书上介绍的相关兰花信息非常动心,开始只是想赚点生活费,后来才越做越大”。

    其实,和陈禹一样,想赚点生活费养家糊口是大多人上山挖兰的最原始冲动。“那时候,家里还有田要种,挖花只是农闲时候补贴家用的一种方式”。

    到了1995年,陈禹已是黑石渡乡数一数二的富裕家庭,“那个时候,陈禹家就盖起了两层的小洋楼,村里好多人都很羡慕”。

    现在的陈禹尽管坐拥上亿身家,但他却十分明白,自己所谓的过亿身家都押在一些还没有变现的兰草上,作为兰花的野生资源供应基地,真正想靠挖兰发大财是很困难的,“兰农只是整个产业链条的最低端,一些好的野生品种最多也只能卖出数千元,所谓的兰花天价只能出现在流通和炒作上”。

    有一点,陈禹很明白。全国各地的兰商蜂拥进大别山,看中的就是山区野生兰花的自然资源,一旦脱离了大别山这座野生资源的宝库,陈禹觉得自己总有一天会一文不值。“大别山兰花虽多,但却卖不起价钱,兰花的升值必须走出大别山,在市场中完成”。

    “刚刚从山上挖下来的野生兰花,称为‘下山兰’,这和真正的名贵兰花在品相上天差地别,并不值钱。但这种兰花存在变异性,有可能经过几年栽培,变成“熟草”之后,出现身价上万元的品相”。由于“下山兰”价格便宜,一些人大批量购买,期待在那一大堆“杂草”中,出现一两株“极品”,就像摸彩票。这个环节称为——赌草。

    既然是赌那就意味这风险。只是,承担这一风险的不是别人,而是经过千百年繁育成熟的野生兰资源和那些正因“赌草”大发其财的“兰客”。

    一株好兰等于一生富贵

    如今的六安兰界,最有名气的是金寨县兰花协会会长台运章。他的名气来自一盆名叫“熊猫蝶”的极品兰花。2007年,这盆花卖出了120万元的天价。

    在台运章看来,他只是半个花农。在2003年之前,台运章的爱好是盆景,如今的他仍然是安徽省杰出盆景艺术家。台说自己玩兰纯粹是出于爱好,不过这一爱好却让他成为六安地区一夜暴富的第一人。

    2004年3月,台运章和儿子在山上找到了这盆花,“我们是顺着花香找到的,当时它正埋在一堆枯枝烂叶当中,我只是觉得它不错,但到底好在哪里自己也弄不明白”。台运章并没有急着出手,而是拿回来养了起来。其实,这也是六安部分有一定级别花农的经营模式,一盆好的花从山上挖下来或者从农民手中收过来之后,并不急着推向市场,而是拿回家细心培育,等待合适的机会出售。

    “在兰花界有两个可遇不可求,好的兰花可遇不可求,好的兰花卖个好价钱可遇不可求”,而达到这两点,眼力和运气缺一不可。在戴源道看来,这是花农和投资商盈利法则。

    而在2007年安徽省第四届兰花展上,一个河北的兰商看中了台运章的这盆花,并以120万元的价格买走。“一盆四苗,每苗的售价30万元”,台运章说。而就在最近,《兰花宝典》杂志的总编辑打电话告诉他,“现在‘熊猫蝶’一苗的价格已经涨到了60万元~80万元”,“那个河北商人转手就可以赚几十上百万元”,台运章说。

    而正是这种诱惑的存在,造成兰花被大量私采滥挖。“一个农民如果能挖到一株不错的兰花就能盖上一幢两层楼的房子。”

    不过,卖出一盆花并不意味着台运章财富之旅的终结。“经过几年的培育,除了卖出的4苗,我手上还有1大苗2小苗,现在国内市场熊猫蝶就有14苗,这样的稀世珍品再培育一年我仍能卖出百万元”。

    “现在市场的极品通常是由一个或两个人发现或培育的,因为稀有的资源始终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所以价高暴利就不可避免。”

    “兰花有级别,兰花商也有级别,一万、两万是初级,高于此的拿不下,低于此不想拿。而十万,数十万是中级,百万级的国内也大有人在,最高的千万级别,前两年已经诞生了。”戴源道说。而正是由于大量投机商的存在,极品花在流通过程中,经过层层转手,而越炒越高,在天价神话没破灭之前,许多人都能够从中得利。

    戴源道却异常小心。“每年春天兰市开张我是基本不去的,花市上为抢一朵好草而打得头破血流的情况时有发生”。

    而在兰界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做兰花的有两种人不能赚钱:观望的人不能赚钱;不敢下手的人不能赚钱。观望让你失去机会;不敢下手就完全没机会。”

    陈少敏,国内“兰界第一少帅”,广东远东国兰有限公司的老板,国内大部分的兰花出口都由他的远东国际控制。他对兰花市场有着清醒的认识,“如今的兰市,投机是主导。”

    在陈少敏看来,如今的兰市里有三种人,一种是喜爱兰花的养兰人,这是初级阶段;第二种有一定的文化品位,多是手上有闲钱的私营企业家,还有的是第一种人养的兰花上规模后自动过渡来的;第三种根本就不喜欢兰花,只是把兰花当作赚钱的行当,组织很多资金专门倒卖兰花的兰贩子。

    兰市兴风作浪是投机者

    真正兴风作浪的就是第三种人。

    一些被认为是资源稀缺的兰花成了炒作题材。这些炒作兰花的人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兰者会越来越多,与此同时,野生兰花资源却越来越少,这使兰花的价格总体上会上升。而兰花又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一席,就像古董或文物,说它的价格有多高都不为过。

    “一个珍品,人间就才有三五苗,全世界养兰花的

编辑:木瓜树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